室外健身器材几大系列
力量型器械
一些锻炼力量的器械可以与健身房里的器械相媲美。另外,单杠的引体向上、双杠的两臂屈伸也是练习力量的很好方式。
弹跳型器械
竖立的高度牌,水平的横梁都是有助于双腿弹跳的器械。在这些器械上采用助跑或者原地跳跃,有助于保持腿部的弹跳能力。
灵敏型器械
脚踩梅花桩、双手转动转盘,可以练习手脚、头脑的反应能力以及四肢和大脑的协调能力。
柔韧型器械
压腿架或者站在一排排的栏杆(或者叫肋木)上牵拉韧带或者悬垂举腿,可以提高关节的柔韧性。
耐力型器械
类似于跑步机,可以在上面跑一跑,形同跑步。当然,室外健身器材有很多用途,以类也不是的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组合运用是比较合适的。
“室外健身器材”锻炼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,减少多余的脂肪,改善脂类新陈代谢,控制体重,增强心脑血管应激能力,增强体质,还可以有效地防治原发性,尤其是轻度、中度的。
原发性人群可根据自己的性别、年龄、病情、自身体质等情况选择不同的“室外健身器材”,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、节律较慢的放松性运动。
人群锻炼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呢?
先,要动作缓慢、节奏均匀,一般选择运动强度为心率在120次/分钟左右的运动,每次60分钟,每周3~5次;切忌选用对抗性强、兴奋性高的项目,做到量力而行,避免憋气、负重、相持较力。其次,运动前好做心血管功能方面的检查。运动过程中注意血压的自我监测,血压上升或不稳定时应减少或停止户外器械锻炼,加强自我监护,如出现头疼、头晕、呼吸困难、恶心及心律不齐等现象时,要减少运动量或者暂停运动。运动方式好选择有节奏的、较轻松的运动。健身后应休息2小时,如果出现头疼、睡眠不佳,甚至第二天仍有疲劳感者,说明运动量过大或者休息不足,应调整运动量。
人群心血管反射功能差,变动过大时易发生性低血压。因此,运动时要避免身体大幅度的活动,如猛的弯腰和蹲起等。另外,使用血管扩张剂的人群在运动后也可能出现低血压,因此,运动后需要做充分的整理活动。
人群要预防运动中的低血压
人群应根据自己的性别、年龄、病情、自身体质情况选择不同的器械进行组合,锻炼时,要采取小运动量、节律较慢的放松性运动,比如下文中的器械组合。若没有下面组合中出现的器械,可以采用类似的器械或动作代替,比如若没有漫步机的话,可用在“室外健身器材”周围慢跑或慢走5分钟来代替。
1、上肢牵引器
功能:增强上肢灵活及手脑协调能力。
方法:手握把手,一上一下,转动转架。
建议锻炼内容:上下拉动把手20次×2组,活动时间约为5分钟
注意事项:1.适用于10岁以上人员使用; 2.器材使用范围为2米; 3.使用该器材时禁止嬉戏打闹; 4.禁用该器材做使用方法以外的动作; 5.运动者注意单臂不可突然撤力,以免造成伤害。
2、推揉器
功能:增强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等关节部位的活动能力。
方法:双腿直立或呈马步,双手虎口部握压转轮手柄,向相同或相反方向转。
建议锻炼内容:相同或相反方向转动转轮20次×2组,活动时间约为5分钟。
3、 太空漫步机
功能:提高人体有氧运动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、平衡能力。
方法:
1、扶手太空漫步:手握扶手,脚踏踏板,两脚前后摆动。
2、不扶杠太空漫步:两手不扶扶手,自然摆动,脚踏踏板,两脚前后摆动。
建议锻炼内容:双腿缓慢摆动20次×2组,约5分钟。
注意事项:
1、适用于10岁以上人员使用;
2、摆杆摆动方向前后1米范围内禁止站人; 3、请您在熟练掌握方法1后再进行方法2的练习;
4、使用者体重不**过100公斤/人;
5.、摆动架摆动角度不大于与立柱所成45度角。 限用人数:2人,1人/站位。
全民健身路径指的是户外健身器材,或者叫室外健身器材,是大家常在体育广场里、公园里、小区广场里看见的那种用于活动身体的健身器材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对健身路径的选择都有更高的要求,各种健身路径也逐渐普及,成为乡镇与城市中健身的热点。
户外健身器材通常安装在公园、小区、企业或者超市门口的空地上,以健身为主的一种常见器材。也被称为户外健身路径。常见的户外健身器材有太推手、单人漫步机、单杠、双杠、太轮、 骑马器、腹肌板等。
室外健身器材,又叫小区健身器材,还有个名称,叫室外路径,在室外安装固定、供人们进行健身运动锻炼的器材和设施。户外健身器材里的器械设置,目标群体是大众,它的广普性使其具有简单、易学、快的特点,室外健身器材,主要适用于小区,公园,广场,老年人活动中心,